在全球空中军备竞赛愈发紧张的背景下途乐证券,美国空军和海军正在2026财年预算中寻求近10亿美元的资金,用于启动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研发的AIM-260“联合先进战术导弹”量产项目。这一举措源于巴基斯坦在2025年5月首次在实战中使用中国制造的霹雳-15E超视距空空导弹,并成功在超过160公里的超远程距离上击落印度战斗机。事件暴露了美国及其盟国战斗机在面对超远程导弹时的防御薄弱,促使华盛顿加速行动,力求恢复空中领域的技术优势。
AIM-260自2017年起开始研发,旨在取代逐渐老化的AIM-120“先进中程空空导弹”。自海湾战争以来,AIM-120一直是美国和北约空中制空作战的核心武器。然而,随着中俄新一代空空导弹技术的发展,AIM-120的性能已逐渐落后,亟需新型武器替代。不同于AIM-120,AIM-260的设计目标是射程超过200公里,以应对中国的霹雳-15及更为先进的霹雳-17导弹。霹雳-17被认为是空战中的“航母杀手”,专门用于打击美国的高价值目标,如预警机、加油机,甚至包括B-21“突袭者”隐身轰炸机。
这些新型导弹的威胁让五角大楼意识到,如果不能迅速部署像AIM-260这样的新一代武器,美国在未来的远程空战中可能会处于不利地位。为了加速这一进程途乐证券,美国空军为AIM-260导弹的首批生产申请了3.68亿美元资金,并向国会提交了额外的3亿美元用于“未拨款优先事项清单”。同时,美国海军也提出了3.01亿美元的申请,总金额接近10亿美元。
该计划的目标是为美国最先进的战斗机(包括F-22、F-35以及F-47)配备能够超越中俄导弹射程的武器。AIM-260设计使其能够在隐形战斗机内部携带,保证隐身性,同时仍能兼容F-15、F-16和F/A-18E/F“超级大黄蜂”等相对较老的机型。在研发过程中,美国投入了超过3.5亿美元,用于开发新型火箭发动机、耐高温系统以及能有效抵抗电子战干扰的先进制导算法。2025年2月,AIM-260导弹在中国湖海军航空武器站完成了实弹试射。尽管具体的技术参数仍然属于机密,但泄露的评估结果表明,AIM-260的射程将明显超越AIM-120的160公里。
AIM-260导弹的量产计划与中美在印太地区日益紧张的对抗关系密切相关,尤其是在涉及争议海域的背景下。中国已经部署了多种远程及高超音速导弹,包括被誉为“航母杀手”的东风-21D,以及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东风-27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。为了应对这一威胁,美国海军已将SM-6的改进型号——AIM-174B空空导弹投入实战部署,其射程超过400公里,并装备于F/A-18E/F“超级大黄蜂”战斗机上,预计未来与AIM-260导弹形成有效互补。
对于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来说,AIM-260导弹项目是一条“救命稻草”。该公司导弹与火控部门在2024年曾面临高达16亿美元的亏损,而分析人士预计,AIM-260项目的生命周期价值可能超过300亿美元,这将取决于生产规模的大小,可能成为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最为赚钱的长期合同之一。然而,这个项目的成败也与能否有效控制成本、避免项目延误紧密相关,这些问题正是美军导弹和战机项目中的普遍痼疾。
为了维持空中作战的全面打击优势,五角大楼的导弹采购战略依然维持多元化的投资方向,包括AIM-120D、JASSM(AGM-158B)、LRASM(AGM-158C)以及SM-6等导弹系统。这一战略不仅涉及空中打击,还兼顾陆地和海上打击,力求在各个领域保持军事优势。
途乐证券
鸿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