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壹佰
一部冷战史就是一部间谍史。
为了重新回顾这段历史,顶级团队出马。
雷德利·斯科特和托尼·斯科特兄弟担任制片人;《闻香识女人》的克里斯·奥唐纳、《蝙蝠侠》的迈克尔·基顿等人主演;兄弟连》的导演迈克尔·塞洛蒙执导;
携手一等美剧策划强人,顶级阵容,打造出这部大气磅礴的群像间谍戏。
冷战/美苏争霸/谍战/鼹鼠/菲尔比/柏林墙/匈牙利起义/猪湾事件/苏联解体,这标签够劲爆了。
一部迷你剧,一共3集。但每集的时间都是电影标准时间,所以还是很过瘾的。
这部剧看过的人不多。豆瓣评分高达9.0分,只有9000多人评价。
IMDB为7.8分,评价人数更少,不到5000人。
这次,我站在豆瓣这边。
影片并没有一般间谍片那样多的格斗、暗杀类的动作戏份。但是整个制作的精致,对于剧本的精心雕琢,让人欲罢不能。
它的格局更高,更大。
侧重的,是冷战期间,以美苏为主的间谍战间的智谋角斗。
三集下来,一口气把冷战期间的重大事件都囊括其中。
这也正是影片巧妙的地方,真实还原整个冷战的谍战舞台。
从各种事件股壹佰,到真实人物,一切照单录入。
借助历史的厚重,丰满整部剧。
全剧阴冷沉稳的摄影风格居首位,构图运镜打光均考究典雅,看得出深受上世纪四、五十年代黑色电影风格影响。
除了超长的时间跨度,场景跨度也很大。
两个当年的超级大国在全球这个大棋盘上步步为营,小心对垒。
双方都试图打破平局,占得先机。
然而,他们却都不是最后的赢家。
相反,他们彼此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
有场战斗,极为惨烈。人被抓走,关进水牢。
闯入办公楼,揪出人员。
在街上,反抗人员用自制汽油弹,追着坦克投掷。
但汽油弹还没扔出就中枪,紧接着被烧成火人后再被坦克碾过。
开出坦克, 轰炸大楼,把里面的人员逼出来。
苏联,也武装介入,派出坦克,军队。
这个事件历时13天,伤亡惨重。
1991年,匈牙利当局公布了当年的一份报告股壹佰,其中指出:
这起事件死亡人数2700人,其中体力劳动者1330人,大专院校学生44名,中学生196人。约13000人受伤,另有约20余万匈牙利人成为难民。
但是,当时美国承诺支持匈牙利学生运动,答应提供武力支持,最终却不了了之。
庙堂之上的美国人,说了却不做。
最终匈牙利人只能自己以死抗争。
片中说道,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拒绝派兵增援。
在策略上,CIA对此决定的对策是:
我们心里清楚不会派坦克支援(匈牙利),但是这个决定有必要让苏联知道吗? 如果苏联相信美国人正派出飞机和坦克,那么,匈牙利人就可以支持得久一些,也许就能拖垮苏联人。
第二场战役,是60年代的猪湾事件。
美国方面,中情局协助逃亡美国的古巴人,在古巴猪湾发起一场对卡斯特罗的古巴的入侵。
这回,电影倒是通过主角杰克之口表明了立场:
我们能给你们提供武器,提供轰炸机,提供训练飞行员,但只会暗中协助,不会公开帮助,其它的事要靠你们自己。
冷战期间的世界局势,依然微妙。
片中的美国有一个理由是:
美国一直在谴责莫斯科干涉主权国家的内政,如果美国干涉古巴内政,将会是恶劣的先例,这样以后苏联就可以干涉全世界了。
于是,猪湾事件发生之时,说好的空中掩护没到,说好的武力支援没到。
就这样,这群古巴流亡军在猪湾的入侵,以失败告终。
而片中这场战役的最后,古巴流亡者的领袖逼着参与战争的一名CIA人员离开。
他的考虑是:如果你被抓住,那么全世界都会认为我们是为美国,而不是为古巴卖命。
这些人,只是为了尊严:
不要剥夺我们的尊严,这是我们最后剩下的东西。
也因此,猪湾事件导致了后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。
肯尼迪的信誉,因为这个事件而大为打折。
而其后的古巴,发现亲美国不成,于是转向亲苏联。
最终,则导致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,这次危机,也是冷战中,最接近战争爆发的一次事件。
尽管这套《冷战疑云》,时间跨度很长,而且三集讲的是不同的主题,但它却不是一个三集故事各自独立存在的。
至始至终,它都有着一条线,或者说是几个角色串联其中。
冷战结束了。
当年为了理想所投入的一切,到最后,这个理想是否实现已经不再重要。
因为,冷战的结局不再是理想是否实现,而是:谁是赢家。
《冷战疑云》
导演: 米凯尔·萨洛门主演: 克里斯·奥唐纳 / 阿尔弗雷德·莫里纳
豆瓣9.0IMDb7.8
鸿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